沈阳局集团公司沈阳、本溪车务段列车在站运行状态监测识别系统业务外包(二次)招标公告
(招标编号:ZTSYJCGS2024-0698)
1.招标条件
本招标项目沈阳局集团公司沈阳、本溪车务段列车在站运行状态监测识别系统业务外包(二次)招标人为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输部,招标项目资金来自安全生产费。该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现对本项目采购进行公开招标。评审方法为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
2.项目概况与招标范围
招标业务外包的名称、类别、工作量、交工验收地点、包件划分等详见本公告附件1。
1.执行的技术标准:《列车在站运行状态监测识别系统》(QCR718-2019)
2.铁路专用设备执行的相关文件、规定:无
3.相关检验检测报告:无
4.维保条款:无
5.售后服务及要求:出现质量和技术问题,中标人应在3小时内给予反馈,需要现场处理的应在24小时内达到现场处理。
6.其他需具体明确的技术要求:详见《列车在站运行状态监测识别系统整治工程施工图》,施工期间因施工方违章造成人身伤害、影响行车安全等问题由施工方负责,施工前要签订安全协议,经批准后方可施工。
列车在站运行监测识别系统新建工程 | ||||||||||||||||||
施工图 | ||||||||||||||||||
全一册 (鉴修) | ||||||||||||||||||
沈阳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二〇二四年六月沈阳 | ||||||||||||||||||
编号: | ||||||||||||||||||
列车在站运行监测识别系统新建工程 | ||||||||||||||||||
施工图 | ||||||||||||||||||
全一册 (鉴修) | ||||||||||||||||||
总经理 | 总工程师 | |||||||||||||||||
沈阳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
参加本项目主要研究人员名单
信息 | : | 赵震 | 信号 | : | 董家宝 | |
电力 | : | 李懿霖 | 房建 | : | 朱力艳 | |
工经 | : | 宋卓芮 | ||||
编写 | : | 赵震 | |
复核 | : | 王尧 | |
审核 | : | 李论平 | |
总体 | : | 赵震 | |
审定 | : | 魏铁军 |
编 写 | : | 赵震 | |
复 核 | : | 王尧 | |
审 核 | : | 李论平 | |
总 体 | : | 赵震 | |
审 定 | : | 魏铁军 |
文件分发单位表
序号 | 单位 | 份数 | 编号 | 附注 |
1 | 沈阳工程建设指挥部 | 6 | 1-6 | |
2 | 本院存 | 1 | 7 | |
目录
一、概述...................................................1
(一)设计依据............................................1
(二)设计范围............................................1
二、施工设计审查意见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1
三、建设必要性.............................................5
四、工程建设方案............................................5
(一)系统构成............................................5
(二)信息专业............................................7
(四)房建专业...........................................10
(五)信号专业...........................................14
(六)路基顶管沉降分析....................................15
五、系统主要技术参数.......................................16
(一)前端采集设备.......................................17
(二)后端控制设备.......................................21
六、投资..................................................23
(一)预算编制...........................................23
(二)各项工程静态预算及费用编制..........................27
(三)预算总额及技术经济指标分析..........................28
七、施工注意事项...........................................28
附件:一、设备数量表
二、图纸目录
一、概述
(一)设计依据
1.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计划统计部计大修函[2024]438号关于沈阳车务段、本溪车务段列车在站运行监测识别系统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2.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本溪车务段、沈阳车务段的设计委托。
3.沈阳局集团有限公司概预算审查所计概算函[2024]480号沈阳车务段、本溪车务段列车在站运行监测识别系统新建工程施工设计审查意见。
4.现场调查的资料。
5.国铁集团企业标准Q/CR718-2019《列车在站运行状态检测识别系统》
(二)设计范围
1.京哈线马仲河站、平顶堡站、虎石台站等3个站及沈吉线东陵站、苏抚线榆树台站、沈丹线姚千户站列车在线运行监测系统新建工程。
2.房建、电力及信号等专业配套工程。
二、施工设计审查意见主要内容及执行情况
(一)信息。
1.平顶堡站、虎石台站、马仲河站、东陵站、榆树台站、姚千户站分别在车站进站方向新设前端采集设备2套,分别采集上下行信息。
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详见说明书《信息专业》。
2.各站新设后端数据处理设备,暂按设置在车务两网融合机柜所在房屋,监控终端根据各站的具体情况设置。
3.新设列车在站运行状态监测识别系统满足《列车在站运行状态监测识别系统》(Q/CR718-2019)相关技术要求。系统由采集系统、智能识别系统和终端设备组成。
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详见说明书《信息专业》。
4.室外采集系统设备应设在前后方50m以上没有道岔的直线段范围内,避开曲线、长大坡道及经常调速、停车的位置,避开轨道电路回流点,避开钢轨端头、短钢轨等。
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详见《信息设备布置及光缆径路图》。
5.室外采集系统至室内智能识别系统数据传输采用专用光缆通道,新设24芯光缆1条。
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详见说明书《信息专业》。
6.新设UPS电源为室内智能识别系统供电,供电容量根据设备需求选定。
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
7.综合处理服务器暂按单台考虑,磁盘阵列容量满足原始采集数据保存不少于30天,报警列车相关数据保存不少于6个月。
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设备招标应参照标书中具体参数要求。
8.新设设备应满足集团公司科信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集团公司安可设备购置工作的通知》(科信信息电〔2023〕73号)相关规定。
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详见说明书《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二)信号
1.请设计单位核实监测识别系统基础施工对信号设备的影响,明确施工作业面与既有电缆径路的位置关系及影响范围。
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
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
3.请设计单位现场核实监测识别系统新设支架对既有信号机显示的影响,务必与信息设计做好对接,确保满足信号机显示距离要求。
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
(三)房屋建筑
1.本工程于马仲河站、平顶堡、虎石台站、东陵站、榆树台站和姚千户屯站设置监测杆,监测杆采用双肢格构柱结构。
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
2.按《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相关要求并适当考虑设置监控条件核定优化监测杆设置位置。
执行情况:调整监控杆距相邻线路中心线为3.5米。
3.深化总平面设计,进一步调查各工点现场地上障碍物、地下管沟等实际情况,补充完善设计。
执行情况:按意见执行。
4.新设格构柱应进行结构稳定性验算,补充完善基坑防护设计,柱下基础开挖应避免对路基造成扰动。补充完善地质勘探报告,按实际钻探资料核对完善基础设计。
执行情况:补充完善基坑防护设计,补充完善地质勘探报告,按实际情况重新设计基础。
(四)电力
1.姚千户站:姚千户站既有地方电源双杆变台增容至50kVA为新增及既有负荷供电,台下配电箱配套改造。
执行情况:已按审查意见执行。
2.榆树台站:室外新增前端设备电源由榆树台站既有地方电源箱变接引,馈出回路配套改造;新设室内机柜电源由室内既有动力配电箱接引,配电箱配套改造。
执行情况:已按审查意见执行。
3.东陵站:新增室外前端设备电源由东陵站办公楼总配电箱接引,室内新设机柜电源由室内既有动力配电箱接引,配电箱配套改造。
执行情况:已按审查意见执行。
4.虎石台站:虎新贯通152号杆新设10kVA单杆变台为前端设备供电;室内新设机柜电源由室内既有动力配电箱接引,配电箱配套改造。
执行情况:已按审查意见执行。
5.平顶堡站:平中贯通150号杆新设10kVA单杆变台为前端设备供电;室内新设机柜电源由室内既有动力配电箱接引,配电箱配套改造。
执行情况:已按审查意见执行。
6.马仲河站:增容改造既有金马贯通117号杆单杆变台为既有负荷及新增前端设备供电;室内新设机柜电源由室内既有动力配电箱接引,配电箱配套改造。不同使用单位用电应分表计量。
执行情况:已按审查意见执行。
7.新增回路线缆新设。室内新设配电线路穿管暗设;室外新设低压电缆一般地段穿Pe管直埋敷设,电缆过轨、硬化面及引出地面处穿镀锌钢管保护。
执行情况:已按审查意见执行。
8.请设计单位进一步核实电缆压降及电缆截面。
执行情况:已按审查意见核算电缆压降,核减电缆截面。
(五)接触网
1.请设计在平面图中补充接触网支柱位置,标注监控杆基础与接触网支柱基础(含拉线基础)的距离,核实是否影响支柱稳定及安全,核实杆顶距回流线距离。施工时应尽量避开,不可避免时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执行情况:已按审查意见执行。
2.距接触网带电体5米以内的金属结构应做安全接地,并满足接地电阻要求,请设计相关专业补充相关设计。
执行情况:已按审查意见执行。
(六)工务
1.请设计单位标清设备设置位置,要满足大机械施工作业要求。
执行情况:已按审查意见执行。
2.请设计单位做好基础施工对既有线路基稳定的防护设计,确保行车安全。
执行情况:已按审查意见执行。
3.请设计单位做好安装后设备防倾倒设计,确保倾倒后不侵限,保证行车安全。
执行情况:已按审查意见执行。
4.请设计单位明确本设备与既有线封闭网位置关系,补充平面图设计。
已按审查意见执行。
5.其他未尽事宜请按照《沈阳局集团公司工务部关于下发影响道床及路基稳定的外单位施工管控措施的通知》(工桥电〔2023〕93号)相关要求办理。
执行情况:已按审查意见执行。
三、建设必要性
目前,集团公司外勤助理值班员均采用人工立岗模式办理接发车作业。
车站传统接发列车作业模式下受位置、车速、天气、经验等因素影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接发列车地点不固定,且接发列车为单面作业,存在看不全问题;二是由于受夜间、恶劣天气影响,且车速过快,存在看不清问题;三是由于外勤助理值班员接发列车全靠眼看、耳听,完全依靠作业人员的工作经验和业务素质,存在拿不准问题;四是由于部分车站接发列车需横越线路,存在人身安全隐患问题。
本次研究新建列车在站运行监测识别系统后能够清楚的全面实时显示列车运行状态,便于车站值班员对在站列车实时状态准确做出判断,从而提高车站值班人员的工作效率,提高了铁路运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四、工程建设方案
(一)系统构成
列车在站运行监测识别系统从设备安装位置上分为两部分,前端采集设备和后端控制设备。
前端采集设备由设备安装支架、图像采集器、视频采集器、图像信息采集主机、图像识别预处理装置、高保真音频采集器、高亮度LED线性光源、面阵照明灯、轨道磁钢、车号采集系统、车位检测装置、供电控制、网络传输、室外恒温机柜等设备组成;
后端控制设备由设备机柜、综合处理服务器、算法拓展器、网络交换机、KVM切换器、UPS电源、用户终端、服务器机柜等设备组成。
系统结构图
采集点设备安装示意图
(二)信息专业
后端控制设备放置在车站监控室(两网融合机柜设置处),在信号楼运转室设置1台用户终端(含显示器)。前端采集设备设置地点为沈阳方向京哈线上下行K823+285处,由于前端采集设备设置在京哈上下行线两侧及线间,光缆需水平顶管过轨。
车站监控室至运转室新设24芯光缆,为前端显示设备提供传输通道。前端采集设备至车站监控室新设24芯光缆1条,为所采集数据上传提供传输通道。
后端控制设备放置在车站信息机房(两网融合机柜设置处),在新信号楼运转室设置1台用户终端(含显示器)。前端采集设备设置地点为哈尔滨方向京哈线上下行K781+825处,由于前端采集设备设置在京哈上下行线两侧,光缆需水平顶管过轨。
车站信息机房至新信号楼运转室新设24芯光缆,为前端显示设备提供传输通道。前端采集设备至车站监控室新设24芯光缆1条,为所采集数据上传提供传输通道。
后端控制设备放置在外勤机房(两网融合机柜设置处),在信号楼二层运转室设置1台用户终端(含显示器)。前端采集设备设置地点为哈尔滨方向京哈线上下行K720+795处,由于前端采集设备设置在京哈上下行线两侧,光缆需水平顶管过轨。
外勤机房至运转室新设网线,为前端显示设备提供传输通道。前端采集设备至外勤机房新设24芯光缆1条,为所采集数据上传提供传输通道。
后端控制设备放置在车站信息机房(两网融合机柜设置处),在信号楼二层运转室设置1台用户终端(含显示器)。前端采集设备设置地点为吉林方向沈吉线上下行K15+045处,由于前端采集设备设置在沈吉上下行线两侧,光缆需水平顶管过轨。
车站信息机房至运转室新设24芯光缆,为前端显示设备提供传输通道。前端采集设备至货运中心机房新设24芯光缆1条,为所采集数据上传提供传输通道。
后端控制设备放置在车站信息机房,在信号楼运转室设置1台用户终端(含显示器)。前端采集设备设置地点为抚顺方向苏抚线上下行K10+888处,由于前端采集设备设置在沈抚上下行线两侧,光缆需水平顶管过轨。
车站信息机房至运转室新设24芯光缆,为前端显示设备提供传输通道。前端采集设备至车站信息机房新设24芯光缆1条,为所采集数据上传提供传输通道。
后端控制设备放置在车站信息机房,在信号楼运转室设置1台用户终端(含显示器)。前端采集设备设置地点为沈阳方向沈丹线上下行K28+360处,由于前端采集设备设置在沈丹上下行线两侧及线间,光缆需水平顶管过轨。
车站信息机房至运转室新设24芯光缆,为前端显示设备提供传输通道。前端采集设备至车站信息机房新设24芯光缆1条,为所采集数据上传提供传输通道。
(三)电力专业
1.供电负荷的分布
本工程的用电负荷主要为姚千户站、榆树台站、东陵站、虎石台站、平顶堡站、马仲河站列车在站运行监测识别设备,各站前端设备4kW,后端室内机柜3kW。负荷等级为Ⅲ级。
2.供电原则及供电方案
(1)供电原则
1)供电原则
Ⅲ级负荷由一路电源供电。
(2)供电方案
1)姚千户站:更换改造既有姚千户站地方电源双杆变台的变压器及变台配电箱,变压器容量为50KVA;由改造后的变台为本工程前端监测设备及室内机柜设备配电。
2)榆树台站:改造既有榆树台站地方电源箱变,新增低压馈出回路为前端设备配电;新设室内机柜电源接引自室内动力配电箱,改造既有配电箱。
3)东陵站:改造既有东陵站办公楼总配电箱,新增馈出回路为前端设备配电;新设室内机柜电源接引自室内动力配电箱,改造既有配电箱。
4)虎石台站:利用既有虎新贯通152号杆新设单杆变台,变压器容量为10KVA为前端设备配电;新设室内机柜电源接引自相邻房间内动力配电箱,改造既有配电箱。
5)平顶堡站:利用既有平中贯通150号杆新设单杆变台,变压器容量为10KVA为前端设备配电;新设室内机柜电源接引自走廊配电箱,改造既有配电箱。
6)马仲河站:利用既有金马贯通117号杆5KVA单杆变台增容至20KVA为前端设备配电;新设室内机柜电源接引自走廊配电箱,改造既有配电箱。
(3)主要技术标准
1)本工程电力线路采用全电缆线路,电缆采用铺砂盖砖、穿保护管直埋敷设,一般地段电缆埋深不小于0.8m,农田、过路及过轨处不小于1.0m,电缆引出地面和过轨、过路处均穿钢管保护,电缆终端处应留有备用长度,高压电缆不少于5.0m、低压电缆不少于3.0m。
2)变压器采用低损耗节能型变压器。
(四)房建专业
本工程共6个站需要新建监测杆,分别为:马仲河站、平顶堡、虎石台站、东陵站、榆树台站和姚千户屯站;除了马仲河、姚千户屯站安装3个,其余站每个站安装2个,共计14个;新建监测杆高度位于轨面以上3.5米,监控杆中心线距离线路中心线3.5米,结构形式为:双支格构柱,基础为独立基础;如下图所示:
姚千户站
榆树台
东陵站
虎石台站
平顶堡
马仲河站
主要技术标准:
1.限界要求:距离线路中心线的距离依据《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中3.1.1要求。
注:1有砟轨道线路考虑大型养路机械作业时,路基地段杆柱内侧边缘至正线线路中心的距离不应小于3100mm。
2.荷载标准
马仲河站:本地区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为0.55KN/m2。
平顶堡站:本地区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为0.55KN/m2。
虎石台站:本地区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为0.55KN/m2。
东陵站:本地区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为0.55KN/m2。
榆树台站:本地区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为0.55KN/m2。
姚千户屯站:本地区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值为0.55KN/m2。
3.材料:
混凝土均采用C30及C30以上混凝土,基础混凝土中是否添加外加剂,视地下水是否有腐蚀性情况而定。
钢筋主筋及箍筋均采用HRB400级钢筋。钢筋的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在施工中,当需要以强度等级较高的钢筋代替原设计中的纵向受力筋时,应按钢筋受拉承载力设计值相等的原则进行代换,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抗裂验算的要求。根据抗震等级确定钢筋锚固长度、搭接长度、钢筋接头形式等构造要求。
钢材:采用Q235C。焊条E43××。螺栓采用M10.9高强度摩擦螺栓。钢结构钢材应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1988、《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1994的规定。钢材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5;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此外钢材还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
连接材料:
焊接连接
手工电弧焊应符合《碳钢焊条》GB/T5117-1995与《低合金钢焊条》GB/T5118-1995规定的焊条,Q235B钢采用E43型焊条,Q345B钢采用E50型焊条。自动焊或半自动焊采用焊丝和相应的焊剂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并符合《熔化焊用钢丝和焊剂》的规定。
4.结构整体计算软件
钢结构:PKPM系列软件,钢结构设计软件STS(PKPM2010V2.2版)。
5.基础沉降控制要求
按规范要求控制建筑物最终沉降量及沉降差异。
6.对不良地基的处理措施及技术要求
本工程地基处理初步确定原则如下:土的换填厚度在3.0米以内一般采用换填垫层基础。地下水位低时可采用3:7灰土垫层换填,地下水位高时采用级配砂夹石垫层换填,要求分层换填夯实,压实系数应大于0.96。如遇有液化土层时,根据液化等级按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3节设计,并采取相应的抗液化处理措施。遇地下水有腐蚀时,根据腐蚀等级及类型,按GB/T50476-2008《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50046-2008《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要求设计,并采取相应防腐蚀措施。
7.基坑回填要求
回填土应分层回填素土,回填土内有机物含量不得大于5%,并不应采用冻土或膨胀土,不能夹有砖头、石块,压实系数0.94。
8.防护要求:基坑开挖工程中应采用钢板桩支护。
(五)信号专业
1.本工程于各车站进站信号机内侧或外侧线路两侧设置列车在站运行监测识别系统前端采集设备及设备基础,施工范围内有站内、区间信号电缆径路经过。其中姚千户屯站涉及区间电缆3条、地缆1条、站内电缆2条,榆树台站涉及区间电缆3条、地缆1条、站内电缆2条,东陵站涉及区间电缆4条、地缆1条、站内电缆2条,虎石台站涉及区间电缆5条、地缆1条,平顶堡站涉及区间电缆3条、地缆1条,马仲河站涉及区间电缆5条、地缆1条。
2.为保证施工期间不影响既有信号设备的正常工作,施工前将工程范围内的信号电缆、地缆临时挖出放置于工程施工作业面外侧并设置槽钢防护。
3.施工期间人工看护信号电缆、地缆。
4.施工注意事项:
开工前,施工单位应与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所需的安全协议,并严格按照所签定的协议进行施工,施工前加强既有电缆路径探测并确定合理的电缆径路。
主管人员须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安全现场交底,明确施工注意事项和安全卡控措施。各施工人员必须熟知相关作业项目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熟悉施工要求和作业环境,认真执行现场交底施工要求。并在电缆防护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护,对信号电缆防护、电缆埋设深度等隐蔽工程进行验收。
营业线上或影响营业线设备正常使用的施工,必须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有关要求组织实施,未经批准不得进行任何影响营业线设备正常使用的作业和施工,禁止无计划施工和擅自更改既有设备。
(六)路基顶管沉降分析
本工程光电缆过轨采用水平顶进ф100钢管,共6站,6处,顶管位置距路基顶面最小垂直距离为3.5米,沉降分析结果如下:
ф100尺寸路基顶管时路基沉降云图
ф100尺寸路基顶管时轨面沉降云图
线路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
(《普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
项目 | Vmax>160km/h | 160km/h≥Vmax>120km/h | 120km/h≥Vmax>80km/h | Vmax≤80km/h | 其他站线 | ||||||||||||||||
作业 验收 | 经常 保养 | 临时 补修 | 限速 (160km/h) | 验收 | 经常 保养 | 临时 补修 | 限速 (120km/h) | 作业 验收 | 经常 保养 | 临时 补修 | 限速 (80km/h) | 作业 验收 | 经常 保养 | 临时 补修 | 限速 (45km/h) | 作业 验收 | 经常 保养 | 临时 补修 | 封锁 | ||
轨距 | +2 -2 | +4 -3 | +6 -4 | +8 -6 | +4 -2 | +6 -4 | +8 -6 | +14 -7 | +6 -2 | +7 -4 | +14 -7 | +16 -8 | +6 -2 | +7 -4 | +16 -8 | -19 -9 | +6 -2 | +9 -4 | +19 -9 | +21 -10 | |
水平 | 3 | 5 | 8 | 10 | 4 | 6 | 10 | 14 | 4 | 6 | 14 | 17 | 4 | 6 | 17 | 20 | 5 | 8 | 20 | 22 | |
高低 | 3 | 5 | 8 | 11 | 4 | 6 | 11 | 15 | 4 | 6 | 15 | 19 | 4 | 6 | 19 | 22 | 5 | 8 | 22 | 24 | |
轨向(直线) | 3 | 4 | 7 | 9 | 4 | 6 | 9 | 12 | 4 | 6 | 12 | 15 | 4 | 6 | 15 | 18 | 5 | 8 | 18 | 20 | |
三角坑 | 缓和曲线 | 3 | 4 | 5 | 6 | 4 | 5 | 6 | 7 | 4 | 5 | 7 | 8 | 4 | 6 | 8 | 9 | 5 | 7 | 9 | 10 |
直线和圆曲线 | 3 | 4 | 6 | 8 | 4 | 6 | 8 | 11 | 4 | 6 | 11 | 13 | 4 | 6 | 13 | 15 | 5 | 8 | 15 | 16 |
注:①轨距偏差不含曲线上按规定设置的轨距加宽值,但最大轨距(含加宽值和偏差)不得超过1456mm;
②轨向偏差和高低偏差为10m弦测量的最大矢度值;
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采用轨道检查仪时为3m,采用轨距尺时为6.25m,但在延长18m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
④段管线、岔线按其他站线办理。
从以上数值可以看出:采取ф100钢管顶进穿越路基时,轨面最大沉降分别为0.685mm,可满足普速铁路线路维修规则中有关轨面高低要求。
五、系统主要技术参数
(一)前端采集设备
1.图像采集器
2.图像信息采集主机
3.图像预处理装置
4.视频采集器
5.高保真音频采集器
6.室外恒温机柜
7.室外电气控制系统
8.交流稳压电源
9.交换机
10.高亮度LED线性光源
11.面阵照明灯
12.车号采集系统
13.轨道磁钢
14.车位检测系统
15.光纤配线子架
(二)后端控制设备
1.综合处理服务器
2.算法拓展器
3.用户终端
4.交换机
5.机柜
6.KVM切换器
7.PDU电源模块
8.UPS
9.光纤配线子架
六、投资
(一)预算编制
1.一般规定
(1)铁建设〔2018〕93号文《铁路基本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国铁科法〔2018〕93号文)。
(2)国铁科法〔2017〕30号文《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TZJ1001-2017)。
(3)国铁科法〔2017〕31号文《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费用定额》(TZJ3001-2017)。
(4)《铁路工程材料基期价格》和《铁路工程施工机具台班费用定额》(国铁科法〔2017〕32号文)。
(5)《铁路工程基本定额》等14项铁路工程造价标准(国铁科法〔2017〕33号文)。
(6)《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化铁路货运价格市场化改革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7〕2163号文)。
(7)《国家铁路局关于调增铁路工程造价标准编制期综合工费单价的通知》(国铁科法〔2021〕15号文)。
(8)《国家铁路局关于铁路工程投资估算预估算设计概(预)算执行<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有关问题的通知》(国铁科法〔2023〕7号文)。
(9)(计概函〔2020〕89号)T20-56《关于规范铁路运输设施设备技术改造工程投资估算、设计概(预)算编制工作的通知》(计概函〔2020〕89号文)。
(10)(铁办发改〔2020〕60号)Z20-88《国铁集团办公厅关于规范铁路运输设施设备技术改造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工作的通知》(铁办发改〔2020〕60号文)。
(11)国铁科法[2019]12号文《国家铁路局关于发布调整铁路工程造价标准增值税税率的公告》(国铁科法[2019]12号文)。
(12)国铁集团其他现行有关规定。
(13)本阶段的外业调查资料、设计图纸及工程数量。
2.人工单价
(1)基期工费标准:按《铁路基本建设工程投资估算预估算编制办法》(国铁科法〔2018〕101号)规定计算。
综合工费标准表
综合工 费类别 | 工费类别 | 综合工费标准 (元/工日) |
Ⅰ类工 | 路基、涵洞、一般房屋、给排水、站场等 | 66 |
Ⅱ类工 | 路基基床表层及过渡段的级配碎石、砂砾石 | 68 |
Ⅲ类工 | 桥梁、通信、信号、信息、灾害监测、电力、电力牵引变电等 | 70 |
Ⅳ类工 | 设备安装工程 | 71 |
V类工 | 箱梁、钢梁、钢管拱架设、桥面系、颗粒道床、站房等 | 73 |
VI类工 | 轨道、通信、信号、信息、灾害监测等 | 77 |
VII类工 | 隧道 | 82 |
(2)编制期工费标准:按国铁科法[2021]15号调整人工差价。
3.材料
(1)基期价格:采用《铁路工程建设材料基期价格》(国铁科法〔2017〕32号文)。
(2)编制期价格:
1)主要材料差价: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建设2024年第一季度主要材料价格信息〉的通知(营改增版)》中规定计取差价。
2)当地材料差价:
按2024年沈阳地区4月份信息价格计取差价。
4.施工机具台班单价
(1)基期价格:按《铁路工程施工机械台班费用定额》(国铁科法〔2017〕32号文)计列。
(2)编制期价格:按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发布〈铁路工程建设2024年第一季度主要材料价格信息〉的通知(营改增版)》中的汽、柴油价格作为编制期价格。
5.水电单价
(1)基期价格:
1)基期工程用水综合单价为0.35
文章推荐:
广西沣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关于南丹县第二高级中学迁建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招标公告